在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中,殷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商文明的中心正是在殷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殷墟博物馆代理馆长施劲松说,“殷墟也是最早被世界认识的中国古代遗址之一,并被视为中国早期文明的代表。”
自2024年2月26日正式开馆以来,已有近180万人次走进这座以中华文明国之重器“鼎”为设计意象的青铜色博物馆,以期通过更加鲜活□□、立体的方式,触摸三千多年前商王朝的文明记忆。
一岁“生日”之际,殷墟博物馆✅联合天津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亲展”36片出土于殷墟的商王武丁时期的珍贵甲骨实物,在“离乡”120多年后,首次“回乡”办展。
“此次展出的36片✅甲骨,多为㊣王懿荣□□□、王襄□□□、陈邦怀✅等名家的旧藏,且都和商王武丁直接相关,弥补了殷墟博物馆内目前无王卜辞展览的遗憾。”天津博物馆策展人张夏说。
展柜前,年逾古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感慨不已:“早在三十年前,我们就期盼着有朝一日,出土于安阳□□□□、收藏在各地的甲骨实物能够重新回到安阳这片土地。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
作为我国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2万平方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这里从不缺震撼
㊣车马遗迹专题展厅内,23座殷墟遗址出土的车㊣马坑遗迹矩阵式陈列,再现了三千多年前“车辚辚,马萧萧”的壮阔景象;
“子何人哉”特展上,100余片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的卜用甲骨铺陈㊣㊣在眼前,仿佛在翻阅一本商代“王子日记”;
拾级而上,从平民到商王,不同等级的墓葬从低到高依次被复原展示,商代的社会等级结构也由此得以一窥;
通过“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三大板块,殷墟博物馆✅新馆构建起更加立体化的文明叙事,商人引以为豪的“大邑商”,面貌愈发清晰。
“新馆建✅设有科技考古实验室□□□□、高标准文物展厅□□□□、文物库房㊣等,将承担考古研究□□、文物修复□□□、科技检测□□□□、研学教育□□□、游客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为殷墟科技考古和文物的研究□□□、保存品牌定位的三角度□□、展示提供高标准设施条件。”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轻点屏幕,16片甲骨的数字影像随着指尖的挪移而跃动,高精度三维模型□□、增强微痕图□□、灰度图实体甲骨上或许已模糊不清的刻印,在硕大的互动屏幕上重新变得清晰可见。
这是殷墟博物馆联合腾讯SSV等多方共创的数字互动展示屏,也是该㊣馆的“黑科技”装置之一。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16片实体甲骨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一览无余。
遍览殷墟博物馆各个展厅,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无处不在,将传统博物馆“玻璃柜+标签”的展✅陈模式,转化为可听□□、可看□□□□、可感的殷墟故事。
全息投影沙盘上,详尽呈现商王朝的都城变迁;数字沉浸空间里,“商王武丁”款款而来,与你㊣我直㊣接对线D大屏中,跪坐玉人“站”了起来,亚长牛尊摇头摆尾□□□、憨态可掬“殷墟博物馆以科技赋能,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文记载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让文物活起来。”赵清荣说。
此外,殷墟博物馆还设置了10多处人机交互体验区,通过数字拼图□□、甲骨文闯关游戏□□□、甲骨文互动投影等,让游客在寓㊣教于乐中,将商文明□□□□、甲骨文相关的知识内化于心。
以日读为特色□□□、有“微型纸上✅殷㊣墟博物馆”之称的《殷墟日历》,以亚长墓出土✅兵器为原型设计的毛绒玩具,以妇好鸮尊为灵感设计的“鸮鸮立体干发帽”在殷墟博物馆“礼文宫”文创商店,前来选购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介绍,殷墟博物馆已注册“礼文宫”“天邑商”等特色IP,推出文创产品9大类500余种,为公众打造可体验□□、可把玩□□□、可带走的“殷墟”。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以文物本身为出发点,搭配㊣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配色,加上萌化□□□、打破重组等创意,使文物活化□□□□、古今融合,让游客可以将文物从博物馆带回家。”殷墟博物馆文创设计师刘航琪说。
“喝一杯甲骨文咖啡,吃一碗甲骨文㊣面条,再和亚长墓出土的青铜手隔空击个掌。”游客鲁女士说,“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
以殷墟博物馆新✅馆作为“龙头”带动,其所✅产生的辐射效应远超文化领域。从洹河夜游到考古文旅小镇,集文化体验□□□□、考古研学□□□□、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殷墟大文旅格局方兴未艾。
据统计,2024年,安阳全年接待游客8497.6万人次□□□、同比增长21.6%,旅游综合收入769.1亿元□□□、同比增长14%。曾经略显清冷的古都安阳,正借助殷墟IP向文旅新城迈进。
“站在开馆一周年的节点,殷墟博物馆的使命愈发清晰。”赵清荣说,“我们将继续高质量举办好陈列展览□□□□、打造研学品牌□□□□、叫响文创品牌,努力将殷墟博物馆打造成向世界传播展示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重要窗口,讲好殷墟故事□□□、商文明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为建设文化强国□□、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